How families affect aspirational migration amidst political insecurity: The case of Hong Kong

主講者:呂青湖 副教授
題目:How families affect aspirational migration amidst political insecurity: The case of Hong Kong
時間:2021年10月28日(四)


在演講開頭,老師先介紹了香港的移民趨勢與政治環境的變遷。首先,移出香港的趨勢在1990年代中期達到高峰,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離開了香港,而後移民人數逐漸下降;然而,或許是政治局勢的劇烈變動,例如反送中運動的興起、政府的暴力鎮壓、擴散至大學校園的抗爭衝突,近年來移出香港的人數又開始增加。2020年時,香港的淨移出人口達到89200人。

接著,老師藉由調查指出,光是從2019年初,到2019年尾、反送中運動最激烈的時候,有移民傾向 (migration intention) 的比例就從34%大幅上升至42%。循此,老師與合作者,想要了解人們對政治環境的評估如何影響移民意願,更重要的是,人們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對未來家庭事務的規劃,又如何與對政治環境的評估交互作用,進而形塑出移出香港的傾向。

在過去關於移民傾向的文獻中,最經典的解釋是新古典的模型,假設人們在考慮是否遷移時會最大化其效用。而後,也有學者指出效用不只包含經濟利益,還涉及了政治面向的計算。老師的文章主要援引Hirschman的「叛離、抗議,與忠誠」模型,假定抗爭行動的參與及移民傾向的關聯會呈現一個「蹺蹺板」的關係,亦即,當人們參與抗爭的投入程度越高,越不容易產生移民的念頭。然而,老師與合作者嘗試將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帶進這個模型,考慮「身為家長」如何調節政治考量與移民傾向的關係。

利用網路調查資料與混和效應模型 (mixed effect models),老師與合作者首先藉由量化資料證明上述的假設。第一,他們發現參與抗爭的頻率越高,移民傾向則越低。第二,越相信政治能被改變,移民傾向也會越低。第三,研究發現家長身分會調節參與抗爭、政治傾向,以及對政府不滿程度對移民傾向的影響,提升家長們的移民意願。

接著,老師與合作者使用質性的訪談資料,進一步追問上述關係的原因。研究發現,對於支持抗爭的家長來說,參與抗爭的過程中會讓他們親身感知到危險的存在,考量到小孩子未來生活的環境後,進而產生移民的念頭;對於支持政府的家長來說,評估香港社會面臨的「混亂」局面可能不利小孩子的經濟前景,也會增加他們帶著小孩離開香港的意願。簡單來說,對於小孩子未來的擔憂與規劃,使得身為家長的角色,提升了政治評估對移民意願的影響。

許多家庭可能面臨提升小孩前景與照顧年邁長輩的兩難,但老師發現許多家長會優先考慮小孩子的未來,因而較傾向選擇移民。同時,為了方便就近照顧年邁長輩,這些家長可能會選擇移民到如臺灣等較近的移民地。最後,老師也提到未來將繼續研究不同時段之香港移民的差異,第一波對第二波移民的影響,以及海外親屬如何影響移民傾向的議題。

演講結束後,老師與現場師生針對本研究執行網路調查所遇到之困難、樣本代表性問題、移民意願與實際行為落差、其他影響移民意願因素如性別、年齡、家庭資源等議題,有更深入的討論。這場演講與會後的討論,讓我們對於移民研究、形塑移民傾向的政治及家庭因素,甚至香港的政治社會變化,有更為豐富的認識,相當精彩。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