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台大社會系小畢典致詞
簡妤儒。成為照護者:我們一起,才能成就彼此的韌性
2019/06/07
各位同學、老師,還有現場親友團們好,
很榮幸今天有機會在小畢典致詞,和大家一起分享完成這個學習階段的喜悅(或是感傷)。在疫情依舊在全球蔓延的此刻,我們可以相聚在這裡,應該格外令人感受台灣社會的韌性,但也對未來有著許多不安跟不確定。
我和B05同學很有緣,我們是在研究法這門課上相遇。那年是我第一次教質性研究,很開心遇到了充滿學習動力的B05。我們一起經歷了學習過程中一定會有的摸索、焦慮和挫折,也共同體驗了達成任務的喜悅。我都還記得你們努力完成報告的熱情,願意去了解生活周遭、或是你們過去從來沒有機會接觸過的人們的生命經驗。透過訪談和一次次的田野,你們有人是更進一步理解了受憂鬱症困擾、不斷收容流浪動物的狗媽媽、或是面對升學壓力的高中職體育班學生…等等不同族群的難題,理解他們是如何和醫療體系、動保制度、或是升學主義進行協商,還有他們究竟有什麼樣的認知、行動策略,或是無奈。有的同學對商圈社區中的人們如何面對衝突,以及如何發展出解決機制有了深入的討論。有的同學則開展了我們對多元文化的了解,讓我們看到積極投入角色扮演的coser、認真投入抓寶可夢的長者、以及試圖打造出自己穿衣風格的大學生,如何建構出自我認同或是所屬的社群。有的同學則克服了重重現實的困難,去探究印尼漁工與陪侍勞動者,他們的勞動處境以及因應之道。也有的同學揭露出潛藏在各種成功學講座的光明論述下,當代人不斷想追求成功和幸福的焦慮,以及徒勞。你們的報告,不只是成果讓我驚豔;我更覺得,在研究過程中你們努力傾聽和理解他人,嘗試釐清複雜的脈絡,盡力看到且看懂原本你們不熟悉的生活世界,並且不斷反思自己的觀點和位置,是一種很珍貴的能力。
我希望,在你們踏出校園之後,當你們面對各種各樣未知的挑戰,有時會感到挫折、自我懷疑、恐懼,或者是沮喪的時候,你們還能記得田野給你們的挑戰,以及教給你們經驗。我希望你們記得衝突、焦慮和挫折原本就是社會生活的日常但是協商、合作、修補還有照護也是。我也相信,你們擁有了這樣既能同理又能反思的珍貴能力,可以協助我們作為集體更有韌性,更能共同面對這個充滿風險和不確定的世界。
社會韌性協助我們因應風險
我們不只正在共同面對COVID-19疫情,在過去短短數年當中,我們就一起經歷過好多好多自然的、人為的、還有政治社會的挑戰。我們一起面對過地震、風災以及各種威脅人與動物的疫情。我們參與過公投、選舉和罷免,一起關注著釋憲、修法和立法。我們一同見證著國際政經情勢的變化,以及其他許多我們熟悉或不熟悉的社會所面對的紛擾或是崩壞。當風險成為日常,許多社會科學家都越來越關心,究竟是什麼讓一個社會更有韌性,可以在衝擊來臨時,盡量減少傷害,而且能夠更快地從災情中復原?
過去許多研究都已經發現,我們除了要積極發展出能夠即時預警、促進資訊交流與反饋、以及更尊重自然的知識和技術以外;社會韌性,也是一個社會能不能強化自我保護、得以更好地從傷害中恢復的重要集體能力。而這樣的能力,來自於願意彼此扶持的公民社會、來自於人們自主形成的道德或規範,來自於有能力發揮創意與提供協助的社群和個人,也來自於民主透明的政治體制。我們也見證,一個越是強調競爭、個人成就、或是不平等日益擴大的社會,當衝擊來臨的時候,則可能越是脆弱。
所以,在世界急遽變動的挑戰中,我們看到了人類社會的脆弱,但是也體驗到合作所能創造出的韌性。然後我們好像開始學會,必須要我們一起,共同開啟各種合作與照護關係,才能夠成就彼此的韌性。也因此,我們要如何發揮行動的精神、匯集創意,來解決當下和未來的問題,對於我們可以開展出什麼樣的未來至關重要。而我相信,正值青春的你們,有著比起上一個世代更能獨立思考、更尊重多元、更精湛的技術能力、更積極參與的能動性、更不受拘束的創意,一定更有力量投入形塑出你們想要一起體驗的未來的樣貌。
成為照護者:開展合作且相互滋養的關係
而且,受益於這樣的韌性的,不會只有集體,我相信對我們個人也是。如果社會學揭示出,我們的人生總是和別人息息相關,我們會透過體系以及各種連結產生關係;那麼如何透過關係傳遞我們的善意和力量,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我們所需要的支持,如何斷開或是轉化有負面效應的關係,如何盡量打造出平等且相互尊重的關係,以及如何讓我們的關係網絡更能相互滋養,也會是我們人生中很重要的功課。
作為一個大學老師,有時候我得知你們在這個人生階段中就經驗到許多難題:你們可能是在關係中受傷、可能是長期經驗到挫折或沮喪,也可能是受挫於其他更大結構位置的限制,我常常覺得很心疼。好在我也總是得知,在社會系裡,同學們總是會發展出綿密的照護網絡,嘗試提供彼此溫暖和幫助。而且,只要你們願意揭露自己的脆弱,總是會有人願意來承接這些脆弱、並且進行修補。你們有機會被照護,你們必須照護自己,你們也可以是照護者。你們已經發現了,不管自己再怎麼脆弱,當你們可以看見比自己更需要幫助的人們的處境,有意願在某些關係中給出照護,你就有機會滋養某個脆弱的個體。
在人生路途上,我們難免會經歷失敗和挫折。但我們也知道,任何人如果是獨自面對各種汙名或挫折,沒有人可以承接著他的傷心和苦痛時,他就更難從傷痛中恢復。所以,當我們還有能力和能量的時候,我們可以成為照護者,可以積極透過彼此相互扶持得到力量。然後在我們需要安慰或支持的時候,你會知道你有豐厚且滋養的關係網絡,可以承接住你。在未來你們即將開展的各種關係當中,你們可能會經歷愛、憤怒、焦慮、或是成長;然後你們會更認識到自己的脆弱,也會知道合作和照護,可以幫助我們超越許多看似無法克服的難題。
在這裡,我想要引用嘉苓老師統籌翻譯,荷蘭學者Annemarie Mol的《照護的邏輯》這本書裡,所提出作伙修補(share the doctoring)這個概念。就如同我們無可避免要和疾病共存一樣,我們可能也無可避免地要和社會的病理共處。如果Mol指出照護的邏輯的重點不是「選擇」,而是「關注」;是病患、醫療人員、和其他照護者,如何嘗試著一起協商和行動,讓脆弱的身體,可以在內部均衡和外部複雜環境間達到比較好的平衡,讓病人得以好好生活;那麼我想,我們也可以成為社會生活的照護者。我們可能很難擺脫資本主義和極權政權的威脅,但我們可以努力地嘗試著彼此尊重、相互協調,一試再試、一補再補、彈性調整,共同滋養出韌性、強化個人和集體的抵抗力。
我們可能無法追求到「理想」的世界,但是我們可以去爭取一個「更好的」、「比現在好一點」的世界。它可能永遠都不會完美,但是我們可以讓它好一點點。就像我們有時候會愛錯人、投錯人、做出錯誤的判斷或行動;但這些都不是不能修補的錯誤。我們可以斷開關係、可以調整關係、也可以從關係中淬煉出不一樣的自己。我們也不用害怕犯錯,而是願意堅定地不斷嘗試跟調整,一日日在生活日常中「作伙修補」,試著照護自己、其他人、社群、物種、生靈,和環境,在過程中勉力修補以及滋養彼此。
實際去做,鍛鍊你的照護核心肌群
那麼我們要如何鍛鍊自己作為照護者的能力呢?許多有在運動的人,都知道核心肌群的重要。核心肌群是深層的肌肉,它幫助我們穩定行動、找到重心、增強耐力、並且減緩行動的衝擊與傷害。但核心肌群不會永遠有力,它可能會退化,它很需要持續地鍛鍊,就像我們的照護能力也很需要練習一樣。
而良好的照護,很需要透過在地實作去練習、去達成。我們很需要透過實作,才會知道在特定的脈絡當中,什麼是被需要的、是需要關注的、或是可以接受的。我們必須透過實作,才知道如何在衝突中可以找到協商的空間,如何在僵化的結構中發現鬆動的彈性。我們要透過參與協作之後,才更能累積和深化我們的知識與反思,才可以一次次深化自己的修補能力。
我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當年在交完研究法期末報告之後,你們各組都收到我對報告詳盡的書面回覆意見。除了稱許之外,我給你們的意見,有的很直接、有的很批判,也有的或許曾經讓你們覺得很挫折。但是我相信你們都知道,這些意見絕對不是否定你們的努力,反而不管怎麼樣都肯定了你們的嘗試,肯定你們面對未知田野的誠懇。我希望的是陪著你們鍛鍊出做田野、分析還有寫作的能力,希望你們在階段任務完成之後,可以重新檢視自己的成長與不足,讓你們有機會超越修課以前的自己。我也很感動,你們班有些同學,在修課完的暑假,嘗試著超越課程中的發現,在沒有學分或分數的鼓勵下,還繼續投入田野研究,持續累積對經驗現象的觀察。然後這樣也讓你們有機會超越了課堂報告時的發現和分析,甚至部分推翻了你們學期末的觀點,寫了出更好的報告,並在社會學年會進行發表。
所以,我希望,你們繼續帶著這樣面對挑戰的勇氣,開啟新一個人生階段。這四年社會學的學習,你們應該已經充分體驗到,不要害怕去實作、去嘗試、去試驗、甚至去經驗失敗。這些過程都是鍛練我們核心肌群的必經之路,讓我們知道哪裡還不足,幫助我們鍛鍊出更透徹的視野,更可以照護自己和他人,更能夠去修補社會斷裂的韌性。你們在這四年中累積的知識和方法,也只有在社會實作過程中、在日常生活的瑣碎中得以深化;然後得以幫助我們自己和彼此,分享成長的喜悅,承接各自的挫折和傷痛,可以集體面對未知的風險和挑戰。
我很希望,你們在邁向下一個人生階段時,這些核心肌群可以支撐著你們的行動、讓你們走得更穩健,並可以減緩你們可能遇到的衝擊或傷害。你們也可以在實作的經驗中持續鍛鍊,讓我們自己、讓彼此、讓集體,更能面對我們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威脅和挑戰。
恭喜你們畢業!前排的碩班畢業生,也恭喜你們即將要從論文的地獄、自我懷疑的深淵中解脫。我也希望你們可以常常回來跟我們分享,你們又鍛鍊出什麼樣照護的核心肌群,有著什麼樣新的反省和成長。或者,當你們需要照護的時候,也請你們不要害怕回來顯示你們的脆弱,讓我們有機會提供你們支持與照護,有機會成為滋養你們面對挫折的力量。希望我們一直是彼此韌性的基礎,持續關注和照護著彼此。恭喜你們,也祝福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