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身世告知的理念與實作:收養與人工生殖

講題:兒童身世告知的理念與實作:收養與人工生殖

主辦單位:台大韌性中心/社會系/社工系/同家會

講者:白麗芳(資深社工督導)、黎璿萍(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主持人:陳毓文(台大社工系教授)

時間:2024年6月19日(星期三)12:30-14:00

地點:台大社會與社工系館R319

記錄人:賴國瑛(台大社會系專任助理)

台灣從1950年代開始實施人工捐精,1980年代則開始有民眾使用捐卵成功生子的案例。然而,如何對於這些透過第三方精卵捐贈出生子女進行身世告知,在台灣社會甚少討論。近年來國人使用第三方捐贈精卵的比例持續增加,有些是異性戀夫妻在台灣進行不孕治療,有些則是同志家庭及單身者尋求海外代孕或借精生子。透過第三方捐贈而建立的家庭,如何進行身世告知?台灣現行匿名捐贈的制度,又有哪些需要改革之處?本次演講邀請資深社工督導白麗芳,以及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秘書長黎璿萍,從收養和服務同志家庭生養的經驗,分享子女身世告知的理念與實作。

首先分享的白麗芳,先是從國際社會服務組織於2021年出版的《維羅納原則》(Verona Principles)以及〈台灣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結論性意見〉,提出人工生殖子女「血緣知悉權」的重要性。她隨後介紹台灣收養制度中行之有年的身世告知,作為人工生殖的重要參考資源。白麗芳指出,許多收養家長了解身世告知對子女自我認同的意義,但還是經常「卡關」、找不到好的時機點開口。白麗芳認為,身世告知理想上的時機點,是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前就開始準備。實際跟小孩討論時,應強調與孩子成為一家人的過程,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白麗芳也提醒,在告知前家長需要事先想好要分享的資訊、反覆演練。由於孩子在不同生命歷程想要知道的細節不同,因此建議家長儘早準備蒐集相關資訊,例如可以透過編寫孩子的「生命之書」,整理如何講述這個家庭的故事。

接著分享的黎璿萍,則是從同志家庭的角度來談身世告知的意義。由於多元性別家庭的生養規劃,通常無法隱藏,因此這些家庭也有豐富的告知經驗。身世告知的過程中,經常要處理如何幫助孩子理解多元性別家庭的結構,以及協助孩子面對主流異性戀社會對其家庭的好奇。黎璿萍認為,身世告知其實和出櫃經驗非常類似,同樣會經歷擔心負面結果,也需要蒐集許多資料,並且反覆演練。除了參考市面上愈來愈多介紹多元性別家庭的繪本、同志家庭PODCAST以及「學長姐」的經驗之外,黎璿萍也建議家長應提早開始準備身世告知計畫,包括在「準家長」階段就開始與伴侶確認彼此對身世告知的共識、雙方原生家庭的支持系統,同時也需考量職場以及未來孩子教育環境的接納程度等。而隨著孩子長大,家長也應認真看待孩子揭露身世的意願,尊重孩子說與不說的權利。

最後,兩位講者也針對近日衛生福利部公布的人工生殖法草案,提出疑慮與修改建議。目前草案主張受捐贈出生的子女須符合特定情境(即結婚、收出養及有醫療需求)才可查詢捐贈者的資料,但查詢得到的資料相當有限,僅能得知捐贈人的種族、膚色及血型,對於子女建立自我認同所需的資訊,遠遠不足。而要啟動查詢這些資料的關鍵,卻是預期家長具備身世告知的觀念並主動告訴子女,然而在目前匿名捐贈且身世告知實際上並不普遍的情況下,可以想見未來很可能還是會無人查詢。隨著國際上對於捐贈者身分的規範逐漸從保密走向開放,台灣對於捐贈者資訊揭露仍相當限縮,兩位講者因此呼籲政府藉此次修法改變現行匿名捐贈的制度,宣導並普及人工生殖子女身世告知的重要性,建立一個同時保障這些家庭與捐贈者權益的制度。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