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交織與再創造: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社會文化變遷

講題:轉化、交織與再創造: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社會文化變遷


講者:王梅霞(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主持人:曾嬿芬(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時間:2024/5/9(四) 12:30-14:00
地點:台大社會與社工系館R319


記錄人:黃科量(臺灣大學社研所博士班)

本場講座主講者是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王梅霞老師,她介紹了最新出版的中文專書《轉化、交織與再創造: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社會文化變遷》。

王梅霞老師的專書以她長期從事田野工作的泰雅族、太魯閣族和賽德克族為例,展示了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的動態性。她關注原住民族的文化觀念在不同歷史脈絡下的內涵和實踐方式,並探討地方社會文化在殖民統治、國家、資本主義和世界宗教影響下的轉變過程。她強調當地人在理解外來力量的同時,也重新創造了當地文化。

王美霞老師指出,人類學通過「異文化」的研究視角來反思習以為常的觀念。而她研究的重點是「社會性人觀」,即人不是本質性的存在,而是透過社會實踐不斷重新界定自身邊界和組成的。因此,每個人都是社會關係的縮影,「個人」和「社會」不是獨立的範疇。她以泰雅族民族誌為例,指出泰雅文化核心概念 gaga 具有多重意涵,包括儀式規則和禁忌等,並內化為個人的能力。當地人在不同情境下與不同範疇的成員交換和分享 gaga 特質,並透過這些特質的分享建立「社會性人觀」。

王梅霞老師強調,泰雅人的「社會性人觀」與西方的「個人主義」不同。當地人不僅以 gaga 指稱儀式規則和技術知識,還通過學習這些知識獲得靈力。gaga 有不同的意涵,個人可以從不同來源分享或學習到不同的 gaga。透過分享、交換和學習 gaga,一個泰雅人的自我特質不僅包含他人的特質,還承載了社會關係。

王梅霞老師的專書探討了多重流動的「認同」與「族群」。她強調,父母的經驗、個人的行為、與他人的互動和環境因素等都在影響和改變個人的組成。她討論了日本殖民政府如何為了統治需要而建立有關泰雅族的客觀知識,包括「泰雅族」作為一個「族群」的建構過程,以及殖民政府的統治制度如何改變當地「社會」的性質。

王梅霞老師指出,在日本殖民政府時期被歸類為「泰雅族」的太魯閣族和賽德克族,分別在2004年和2008年從泰雅族獨立出來,成為新的族群。以太魯閣族為例,其界定標準包括:起源神話、祖居地、族名、語言文化和生活經驗及歷史記憶。她認為,這些標準反映了當代臺灣如何界定族群。同時,這也顯示族群的認同是一個不斷溝通的過程,涉及多重聲音和不同層次的理解和誤解。她強調,通過泰雅族、賽德克族和太魯閣族的比較研究,更能突顯社會變遷過程中當地人的主體性和文化再創造的過程。

王梅霞老師探討了賽德克族的文化產業,指出賽德克族的 waya(泰雅族稱為 gaga,賽德克族稱為 waya 或 gaya)所體現的「個人能力」與資本主義文化中的「個人主義」之間的相互轉化和衝突。她在田野觀察到不同工作坊對織布圖紋的多元解釋,認為這是一個正在進行中的文化再創造過程,尤其「布」作為「纏繞的物」,在不同情境下可以和新的意義結合在一起。她認為,從當地人織布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人的主體性與物的客體性相互建構的過程。

最後,王美霞老師討論了社會變遷過程中「家」作為原住民族的適應機制。她指出,對泰雅人和太魯閣人而言,「親屬」或「家」具有多重意涵。尤其在社會變遷過程中,他們是依據實踐過程來界定「家」的意義,這也成為當地人適應變遷的重要機制。她的調查發現,部落中共食或寄居的家的數量遠多於戶籍上有寄居關係者,而且離婚後再婚的家庭比例也提高了。然而,她指出,收養、寄居和再婚等社會關係能否成功運作,仍依賴人與人之間如何透過社會互動發展情感交流與分享。因此,從當地人情緒的主動性出發,探討社會關係的建立或分裂,是理解原住民族流動性的社會關係的重要切入點。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