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養蝦、疾病與越南湄公河三角洲:水文社會生活的建構與變遷
講者:廖昱凱(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主持人:何明修(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
地點:台大社會與社工系館R319
紀錄人:陳涵紀(台灣大學社研所碩士班)
本場講座主講者是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廖昱凱,他在此次演講中主要探討了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養蝦產業,並聚焦於產業背後的物質性及農業、技術與環境變遷。
►研究背景、問題和方法
廖昱凱首先指出湄公河流域跨越多個國家,各段流域面臨不同的環境和社會議題,而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由於河水鹽化,使得許多原本以種稻為生的農民因而改為養蝦,形成出口導向的養殖產業。自 1986 年越南政府推行「革新開放」政策以來,養蝦產業得到政府的支持,成為應對氣候變遷的經濟選擇。然而,養蝦產業的高風險性也不容忽視,尤其是蝦病的頻繁爆發,對農民的生計構成威脅。因此,廖昱凱的研究旨在揭示:在氣候變遷和蝦病威脅下,湄公河三角洲的養蝦經濟是如何建立,並帶來了哪些社會和生態影響。
在研究方法上,廖昱凱採用了多點民族誌的方法,深入田野調查。他透過越南當地的關係網絡進入不同的養殖模式,包括紅樹林養蝦、稻蝦混養、高密度養殖和超高密度養殖,從而掌握當地多樣的養殖方式及其社會經濟結構。
►水文社會生活
廖昱凱提出「水文社會生活」的概念,這個概念融合了地理學和生態學的視角,強調「生物」(life forms)與「日常生活」(forms of life)兩者之間的組織關係。若從養殖產業的角度來看,廖昱凱認為大致可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物質性」,必須管理動物和其自然環境,也須關注農業技術與環境變遷。另一部分則包括「社會關係」,包括階級、性別分工與家戶關係;也可以從「組織與生產工具」切入分析,包括其中的產業結構以及其生產模式。
►湄公河三角洲的養蝦模式
廖昱凱的研究涵蓋了湄公河三角洲的四種主要養殖模式:紅樹林養蝦、稻蝦混養、高密度養殖和超高密度養殖。這些模式各自具有不同的環境條件、資本需求和風險水平。
1.紅樹林養蝦:這種模式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南端的金甌半島,農民利用紅樹林的天然環境進行有機養蝦。由於紅樹林提供天然的食物和遮蔽,農民不需要投入太多飼料,也不需每日餵養,可以在養殖期間兼職其他工作。這種模式由於養殖密度較低,相對而言較不容易有蝦病問題,而農民則固定於蝦子生長成熟(約 120 天)後的初一、十五海水漲潮時進行捕撈收成。
2.稻蝦混養:此模式也是密度較低的養殖模式,主要利用三角洲的季節變化,於乾季養草蝦,雨季養泰國蝦和種稻。農民利用水利設施在乾季引進海水養蝦,雨季收集雨水沖淡土壤的鹽分以種稻。這種季節性輪作方式有助於維護生態平衡,蝦病風險也較低,但種植的稻米品質較差,其市場競爭力較低。
3.高密度養殖:此養殖模式主要在三角洲臨海地區進行,農民依賴高密度養殖以提高產量,單位水域中飼養大量蝦子,但面臨較高的蝦病風險。由於投餵飼料的頻率和水質管理的需求增加,農民的勞動投入也相對較高。
4.超高密度養殖:此模式零星分散於三角洲臨海地區。通過搭建塑膠養殖池隔離土壤污染並管理水質,並配備了精密的水循環和過濾設備,能以極高密度養殖蝦子,並縮短養殖時間。然而,由於設備成本高、養殖密度高、風險較大,農民需要承擔大量資金和技術風險。
►養蝦產業的挑戰與風險管理
廖昱凱指出,蝦病的高爆發率是養殖業面臨的主要風險。高密度和超高密度養殖模式因為水質易惡化,蝦病的傳播風險較大。農民必須定期監測水質,並採取風險管理措施,如提前售賣出現病徵的蝦子以減少損失。針對水質管理不善可能引發的問題,超高密度養殖模式中,農民會投入益生菌等生技產品來改善水中生態。
養殖產業中,農民也依賴中盤商提供的融資和銷售渠道。中盤商不僅負責為農民提供蝦苗和飼料,並採賒帳於收成後付款的方式交易,也會在農民虧損時提供貸款支持,但也使農民對其依賴增加,削弱了對於中盤商的議價能力。
►實驗室與生技產品的介入
廖昱凱提到實驗室科學、生技產業對養蝦產業的影響。在實驗室中,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和生物技術研究蝦病的成因,並開發出各種生技產品,如特定無病源蝦苗(SPF蝦苗)和益生菌,以增強蝦子的免疫力並減少蝦病傳播。然而,這些生技產品的效果因地區而異,且農民的養殖環境複雜,常難以如實驗室一般以標準方式飼養,且一旦進入開放的養殖環境中,仍有可能受到污染或其他病原影響,因此使用效果不總是理想。
►研究貢獻與總結
廖昱凱重述其研究問題為:「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養蝦產業如何在氣候變遷和蝦病威脅下建立起來,並探討其產業發展對當地生態與社會的影響。」他提出了兩個主要論點:首先,蝦子養殖的成功仰賴蝦苗廠與水資源管理中的社會生活,養殖業者必須創造適宜的生態條件,以保障產量並防止蝦病爆發。同時,農民、工人與資本家在養殖過程中也需調整日常生活,來滿足蝦子的養殖需求,這樣才能維持生計並實現資本積累。
其次,廖昱凱指出,養蝦產業引發了農業技術的環境變遷,這對不同階層的農民產生了不均等的影響,使一些農民在面對變遷時處於弱勢地位,並承受較大的經濟風險。為了進一步理解這一現象,廖昱凱認為其研究貢獻是提出「水文社會生活」的概念,將水資源、生物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連結起來,並通過多點民族誌方法脈絡化地呈現產業鏈中多物種的關係及環境變遷對生物經濟的影響。進而從水資源的角度出發,並將其與人文地理、政治生態學、STS 和東南亞研究連結起來。
——以下為QA環節重點摘錄——
►小農體制與農企業
提問者問道,越南的小農體制是否會被大規模農企業取代?廖昱凱回應指出,由於越南的土地改革制度,小農仍然擁有土地所有權,使小農體制得以維持,與泰國、孟加拉和拉丁美洲國家的企業化養殖不同。外資企業在越南無法直接擁有土地,因此企業農業未能完全取代小農體制。此外,從階級的角度而言,許多養蝦農民同時也兼顧其他職業,為具有多重身份的養殖業者,並非單純弱勢的農民身份。
►中盤商的角色與貸款支持
另一位提問者詢問越南小農和企業農在銷售渠道與定價策略上的差異。廖昱凱解釋道,越南的農民依賴中盤商進行蝦產品銷售,價格由中盤商決定,農民只能比較不同中盤商的報價,且中盤商控制著收成工具,這使農民對中盤商的依賴增加,尤其是農民於養殖期間若需要資金周轉時,他們會向中盤商借貸,導致收成時因顧慮社會關係,難以將蝦子賣給其他中盤商。不過,若是在紅樹林養殖模式下,中盤商會直接開船前來收購蝦子,而高密度和超高密度養殖模式則需要農民提前聯繫中盤商詢價,顯示不同養殖模式在銷售模式上的差異。
►科學研究與風險管理
廖昱凱還回答了有關抗蝦病技術與科學治理的問題。他提到 SPF 蝦苗本身就存在著不同的異質性,例如,蝦苗是僅要求無菌即可?或者需另外挑選具有抗病基因的蝦進行育成?這些差別都存在於 SPF 蝦苗當中。另外,有些科學家認為除了對於蝦本身的控制,以益生菌方式對養殖環境進行防疫亦相當重要。廖昱凱分享,農民實際操作上通常會綜合使用不同技術,包含 SPF 蝦苗以及益生菌技術,使防病成功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