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體的社會學之道: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

講題:四位一體的社會學之道: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

講者: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主持人兼與談人:黃克先(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時間:2024/2/29 12:30-14:00

地點:台灣大學社會學系R319

紀錄人:黃科量(臺灣大學社研所博士班)

本場講座主講者謝國雄老師介紹他出版的新書《四位一體的社會學之道》。

謝國雄老師首先介紹書名的含義。第一,書名表明社會學研究的多元方式,其他學者也可能發展出與「四位一體」不同的社會學之道。第二,社會學的研究技藝和知識傳承類似於師徒制,是透過實作學習和傳承。第三,新書特色是重視研究實作案例,納入謝老師四十年來的社會學研究實作經驗、十幾年來開班授課的學生課堂實作以及啟蒙他的重要社會學著作。

謝國雄老師提到,在美國攻讀博士班期間,量化統計是必要訓練,就像是第二外語一樣。雖然他不用統計方法,但統計方法對於資料的創造、整理、分析乃至詮釋的嚴謹程序,一直深植在他的心中。

他分享了做研究時碰到的第一個困惑:在使用非數字資料進行研究時,是否存在像量化方法那樣嚴謹的步驟,可供他人檢視和反覆操作?第二個困惑是,方法和理論是否可以分開?第三個困惑則是如何提出好問題,以及什麼樣的問題才是好問題?他表示,對那些在研究過程中遇到類似困惑的人來說,值得一讀《四位一體的社會學之道》。

謝國雄老師指出,社會學研究的目標是描繪研究場域的田野理路,其他學者稱之為場域邏輯。他解釋說,田野理路的概念背後蘊含著一個重要意義,即所有社會學研究的目標都是理解田野中的秩序,這涉及到社會學的基本議題,即社會秩序的形成和變遷。

接著,謝國雄老師具體分享了書中的核心議題:如何探究非數字資料的技藝和方法。他借用計量研究的步驟來說明處理非數字資料的初步工作。首先,他強調了做出描述統計的重要性,以理解極端值、平均值、標準差等,並確定是否符合常態分佈。然後,他進一步探討了勾勒現象特殊性,以及將田野觀察的資料類型化的方法。

完成上述基本工作後,須進行第二階段的工作:「概念化」。除了詳細描述複雜的田野現象外,也應該對現象提出一個概念。其中一個提煉概念的方法是扎根理論。在提出概念後,關鍵在於,這個概念是否有效回答研究提問。

第三個工作是捕捉異例,並從異例中捕捉資料的意義。謝老師分享了捕捉資料意義的「四C工作」。第一,就是查看內容(content);第二,捕捉內容發生的脈絡(context);第三,確認被研究者是否具備能耐(competency)回答研究者關切的問題;第四,推敲報導人敘述中的弦外之音(connotation)。

接著,謝國雄老師說明「認識論」:作為研究者,你是如何認識田野中的社會生活的?報導者又是如何理解社會生活的?你作為研究者是透過概念、文字去認識社會生活;但是,報導人是這樣嗎?他提醒,如果研究者缺乏認識論的反思,則所搜集的資料將永遠不完整且帶有偏見。

《四位一體》討論了兩個認識論議題:一是建構研究對象,二是建構整體觀。前者指出,作為社會學者,應該與田野中的常識保持距離,通過自身努力重新詮釋這些常識是如何形成的,並探索其他另類的可能解釋。而整體觀則強調,基本上研究者無論再努力,其所發現的研究結果都是局部的。謝國雄老師進一步解釋,整體不僅是指統計推論的母體,而在田野工作中,整體可以指田野的脈絡。例如,如果研究對象是台大社會系,那麼台大校園就會是整體脈絡。

最後,謝國雄老師討論書中提及的重要概念:存在感。他以自身經驗為例,在80、90年代,他常被質疑做社會學研究有什麼用,質疑者認為搞運動才能改變社會。他表示,不同世代都會面臨類似的質疑和挑戰,也就是做社會學研究在本質上有什麼意義和價值。他強調,這個問題會直接影響研究者的技法選擇、對基本議題的理解以及認識論的觀點,相互構成四位一體的關聯。

謝國雄老師表示,這本新書見證了他從年輕時期開始做研究時所採取的基本立場。他認為,學術研究基本上是要跟研究者的生命經驗結合。他表示,這本書蘊含了祝福,希望大家不要辜負這條研究之路可能的許諾,在完成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或走完學術生涯後,都可以感到不虛此行。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