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左外野—運動社會學在台灣

主講者:陳子軒(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教授)
題目:來自左外野—運動社會學在台灣
主持人:吳嘉苓(台大社會系教授)
時間:2021年04月08日(四)


本周週四社會學專題演講,臺大社會系很榮幸邀請到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陳子軒教授,來和本系師生分享運動社會學這個看似相對冷門的領域,在台灣的發展狀況與未來展望,並分享老師剛出版的新書「左‧外‧野」中的部分內容及老師所採取的分析觀點。

陳子軒老師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新聞與大眾傳播所取得博士學位,除了在大學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之外,老師也擁有多年在電視台擔任美國職棒球評的經驗,並長期在媒體體育專欄上探討體育相關議題。目前陳子軒老師還擔任台灣運動社會學會副祕書長,致力於推動運動社會學的發展。

在講座中,陳子軒老師首先說明他的新書標題「左‧外‧野」所指涉的涵義:「左外野」這個位置在棒球場上,與其他位置相比不特別引人注目,就好像運動社會學在台灣較少被關注一樣;而「左‧外‧野」三個字則分別代表著老師對運動社會學的想像與期許:「左派」的關懷、關注運動「場外」的議題,以及站在「在野」的立場來思考。在這本書中,陳子軒老師涉足了運動與國族、媒體,以及都市等多面向的議題,例如國際賽事如何牽動國族情緒、職棒比賽的轉播權之爭,以及職業比賽「屬地主義」制度的討論與建立等等。

接著,陳子軒老師提到運動社會學在台灣較為邊緣的現實處境,並引用學者Bairner的討論,指出對運動社會學必須面對的三個挑戰。首先是來自自然科學、實證研究典範的挑戰,如同許多新興學科與領域,必須要在實證典範的參照下,證明自身研究的正當性;第二是來自主流社會學的挑戰,傳統的次領域較為忽略運動這個主題,因此運動社會學要如何讓主流社會學看見,也是一個必須克服的困難;第三,來自運動社會學內部本身所帶來的挑戰,運動社會學者經常與實際的運動領域脫節,而沒辦法深入掌握運動發展的情況。

「體育」及「運動」的內涵究竟是什麼呢?陳子軒老師以各國主管運動事務的政府機關,可以有許多不同編制方式為例,來說明體育可以具有的多元想像及意涵。舉例來說,台灣的主管機關是教育部體育署,但許多國家則是將體育並置在文化、媒體、觀光,甚至是藝術的部門下。此外,陳子軒老師也以台灣職業籃球聯盟成立時呼籲政府協助,或政府振興職業棒球計畫為例,來引領大家思考職業聯盟為何需要政府資助的弔詭現象,以及職業聯盟與政府的關係該是什麼等議題。

陳子軒老師從教育與體育的關係切入,以豐富的例子來探討體育教育的意義及未來可以改革的方向。例如,為什麼台灣的小學要如此崇尚打躲避球,躲避球甚至並不是正式的運動項目,我們究竟可以從打躲避球中讓小學生學會什麼?甚至某些小學生,尤其女性可能就因此而開始不喜歡體育課。老師也認為,與一些「瘋運動」的國家相比,台灣社會的運動風氣並不特別盛行。雖然在小學層級看似有活絡且越來越多的運動比賽項目,例如小小世界盃足球賽,但許多人的經驗是,一旦進入國高中後,就會因為讀書升學的考量而越來越少運動。有人或許會說,台灣在高中層級有總是吸引很多觀眾的HBL高中籃球聯賽阿!但老師也由此指出,高中籃球聯賽的觀眾常比成人層級的聯賽還要有更多的觀眾,代表整體籃球發展的體質並不好,值得思考如何提升現狀。

接著,陳子軒老師把焦點轉到大學層級,討論UBA大專籃球聯賽校際之間的競爭如何形塑學校認同,UBA聯賽中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或新移民成員如何衝擊本土球員的機會、大學足球比賽中「洋將」對戰績的影響(南華大學足球隊甚至全為巴西人)、台大新成立「國際體育運動事務學士學位學程」等新興現象,探討運動與教育、種族、認同的關係。最後,陳子軒老師也介紹了ISSA、NASSS、台灣運動社會學會、台灣身體文化學會、傳播研究與實踐等與運動社會學相關的研究學會與出版刊物,鼓勵大家投入從事運動社會學議題的研究。

講座最後,在場聽眾也提出了關於運動社會學領域的現況與前景、中華職棒轉播權爭議與發展、校隊與在校生權益衝突,以及體育班存廢等等的議題,引起後續許多精彩的討論。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