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網路動員社運研究中大數據資料的實用性:三個批判觀點的研究示範

主講者:蕭遠(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候選人)
題目:解析網路動員社運研究中大數據資料的實用性:三個批判觀點的研究示範
主持人:何明修(台大社會系教授)

與談人:李梅君(科技部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人員,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學博士)
時間:2021年6月10日(四)12:30-14:00
速記:徐連毅


本學期最後一場的週四社會學專題演講,邀請到了本系畢業、現正為華盛頓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即將任職華盛頓大學傳播學系的蕭遠講者,其專長領域為社會網絡、政治與媒體傳播等,討論大數據資料如何運用在解析社會運動的網絡動員。同時,本系亦邀請科技部人社中心研究員李梅君加入因為疫情影響的線上演講會議,進行與談。主持人何明修教授首先簡單介紹講者在社會運動研究上的卓見,以及與談人在g0v社群的研究。主持人指出,在阿拉伯之春的十周年,回顧網際網路在社會運動、抗爭者之間扮演的角色一直在轉變,從希望、疑慮到突破等。

講者首先回顧了社群媒體和網際網路,在過去十年國際或台灣重大的社運抗爭中,占了越發重要的角色。而透過網路發起、或網路占相當重要成分的社會運動,講者稱之為網路社運。可以透過電子蹤跡的分析,進行相關的研究。電子蹤跡在近年研究越發重要,即為以電子行為對人的行為之紀錄,往往是以數百萬筆至數億筆的資料方式呈現。講者指出,以大數據做政治動員研究,在國外已有許多文獻,包含Facebook、Twitter等社群資料。

講者認為,雖然網路媒介對於社運很重要,到底是指影響社運哪個層面,是研究者要掌握的。講者也指出,就他的觀察,電子蹤跡只對研究某些網路社運有幫助、也需要結合其他研究方法,那麼,電子蹤跡的資料對於研究這些問題是否有適切性,就是講者近年關懷的核心命題。講者依序透過台灣的野草莓學運、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和美國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來討論這個命題。

野草莓學運是台灣網路動員的社運初始,運動主要透過PTT網路動員和組織參與,在自由廣場持續了一個月左右。講者指出,他想要透過研究PTT與野草莓學運之關係,探討網路媒介對於組織結構的影響、包含組織怎麼進行決策。講者透過蒐集PTT上的討論、運動參與者或網友的留言建議,去分析他們如何影響實體的運動發展;然而,現實狀況是,現場運動者並沒有理會網路上的建議。由於資訊爆炸,加上現場運動者難以整理和彙整網路上的意見,也讓野草莓的網路輿情組成立數天後就解散。

「網路根本沒有用,廣場上幾乎沒有人回應,因為廣場上意見就夠多了,……,根本是兩個世界。」講者引述現場活動幹部的訪談指出,該案例顯示單純透過電子蹤跡去了解組織權力決策過程,相當困難。由於野草莓的組織結構相當不穩定,換言之,野草莓運動沒有一個固定的核心領導層,運動中不斷透過直接民主的方式來決策,產生無效率狀況。這肇因於野草莓運動是透過網路的動員,由於從不同的生活圈動員,產生枝節斷裂的結構網絡,參與者之間彼此不認識,相較組織動員的社會運動,難以產生讓眾人都認可的領導者。講者指出,網路沒有影響決策的內容、卻間接影響決策的結構;然而,以上發現無法透過電子蹤跡來得到。

再來,講者分析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在過往社運經驗中,我們時常發現激進的運動手段,往往會造成運動的分裂,但反送中運動並未造成類似分裂,反而產生團結升溫的狀況。講者想透過電子蹤跡的研究說明,為什麼反送中運動在暴力化的狀況,仍能保持團結。其透過連登討論區(LIHKG,類似於台灣PTT的網路論壇)之1400萬筆訊息分析,來討論該問題。

由於連登和反送中運動之間的特性,以致連登可以拿來被理解運動如何被討論、被組織。在研究之始,講者說明一個基礎的問題,也就是如何操作電子蹤跡,轉化其為可分析的資料。講者透過文字編碼和操作化,分析團結或分化的關鍵字、表情符號等;以及和平和暴力的運動字詞,並進行時序分析。同時也進行反應情緒的表情符號之分類、進一步加以分析。

講者的研究發現,有關暴力的相關詞彙比例在運動升溫後持續升高、爾後持平,連登使用者隨之更加強調團結的字詞使用;與此同時,正向積極的情緒也增高、蔑視與嘲弄的情緒降低。這顯示了運動暴力化被倡議的同時,網路上運動者也更強調團結、減少分化的字詞,也增加正向支持的積極文化,增加整體運動的團結感。由於該運動許多行動最早是在連登上被發起和討論,這樣的趨勢也增加長期抗爭的條件,減少內部分化消耗的運動能量。講者認為,電子蹤跡在宏觀的觀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透過找到和研究概念有關的字詞,配合時間資訊,可以進行運動趨勢和脈絡之分析。

另一個使用電子蹤跡的方法,是研究網路上的社運網絡,講者透過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BLM)在網路社群上的網絡,去探討如何影響實際運動上的動員和網絡關係。講者指出,這項研究是透過社會網絡分析,了解網路結構與社運動員之間的關係。而社會網絡分析是了解人與人之間連結的網絡結構,由於社會網絡是社會行動傳播的重要途徑、包含社會連結的影響力。透過朋友的參與和推薦,會增加個人參加社會運動的意願,也因此,在不同的社會連結,透過傳播規則的定義,可能會改變社運動員的結果。

然而,要如何透過電子蹤跡研究這個問題?講者透過Twitter的雙向追蹤,定義社會連結,並發現BLM參與者的中心連結緊密、但核心之外的連結相當弱。講者將其命名為「核心叢聚聯繫」之結構。講者指出,這種結構動員和網絡能力強,有助於推動參與成本高的運動,但參與程度有限,僅限核心叢聚的參與者;由於核心叢聚外的低連結,造成低參與成本的社會運動推動不利。

講者透過三個研究案例的總結指出,電子蹤跡的大數據分析,對於網路社運之研究有幫助,但這幫助有其條件,對於研究組織型態和權力關係幫助有限,但對於網路文化和網絡關係有高度貢獻。講者也指出,要透過電子蹤跡的大數據研究社會運動,要掌握的三個關鍵:一、想知道運動哪個層面,和其他資料的可替代性為何?二、由於電子蹤跡無法提供理論或詮釋,概念的操作化相當關鍵。三、必須了解不同網路社群上的習慣與文化脈絡,才能有效操作電子蹤跡。

與談人則認為講者針對網路動員的研究後台、優缺點分析相當正向,對於其他研究者相當有幫助,她也針對本次講題提出幾個問題:包含電子蹤跡(台灣常稱之為數位足跡)之研究倫理,去識別化之資料是否能回應這樣的疑慮?有關被動員、或是假帳號等網路雜訊,該如何因應?而研究者又如何在研究前,就認知到不同網路生態下的文化脈絡問題?

講者則針對相關問題進行回應:他認為倫理上,去進行最低個資損傷的操作化、也就是掌握減少非必要侵害是相當重要的原則,包含使用公開的社群和留言等,並考量到特定研究族群的可辨識度、個案的特殊對待等。而針對資料的歧異和虛假,要先做資料和研究問題區分,回到關切的研究問題,再者就是討論是否有必要做出區別,若有必要可以透過機器學習等方法來排除。最後,講者認為若能有在地脈絡中的合作者、或是透過混合研究分析,可以有效回應文化脈絡差異的研究問題。

在提問階段,北海道大學法學科助理教授許仁碩詢問,由於社運仍是著重實體參與,在網路空間和實際空間是否有概念上需要區分的操作?講者則回應指出,他認為沒有需要特別去區分,然而由於網路動員範圍更廣、也可以進行更多操作,還是要回到研究的層面和關切。由於現在社會學界對於社運的討論仍著重在實體參與,但網路可以造成更多發酵、廣傳等功能;端看分析方法和研究問題上的差別,會有更方便操作的不同研究方式。另外,講者也回應了有關謾罵、表情符號等字詞的分析、使用和區別,若把這些字詞當作節點,可以更有效的掌握到抗爭者的圖像。講者強調,大數據的分析是工具,還是要抓緊到底研究者想要了解運動什麼層面,透過把事件的時間點抓出來等時序分析方式、混合研究方法等輔佐,才能有效運用電子蹤跡的資料。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