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佃、內戰、減租──重建戰後雲林地區以「三七五」為名的農民抗爭(1945~1950s)

主講者:林傳凱(中山大學社會系 助理教授)
題目:業佃、內戰、減租──重建戰後雲林地區以「三七五」為名的農民抗爭(1945~1950s)
主持人:劉仲恩 臺大社會副教授
時間:2021年12月02日(四)


12/2的週四社會學專題演講,我們邀請到了本系系友、目前任職於中山大學社會系的林傳凱老師,來跟我們分享老師的博士論文其中一章的一部分。

本場演講透過官方判決書,試圖回答一個經驗謎題--為什麼1949-1955年白色恐怖的政治案件中,在雲林地區涉入的小鎮鎮長、老師,或農民,有高比例是以「三七五減租」被定罪?透過追蹤1945年後農民運動的軌跡,傳凱老師嘗試解釋在日本殖民時期以農民與糖業資本對抗的鬥爭主軸,為何在戰後會轉變為本省佃農與本省地主的鬥爭。

老師提醒,過去社會學界多以1949後的歷史事件作為研究範圍,1945-1949這段戰後「消失的四年」較少被關注,但這四年對於戰後政治卻有著深遠的影響,忽略這四年發生的歷史事件,會導致許多偏誤的推論。舉例來說,主流見解認為,從228事件後到1970年代的這段時間,因為國民黨的鎮壓及白色恐怖統治,抗爭一度沉寂多年,直到1980年代才又重新再起;但是一旦細緻檢驗戰後抗爭政治的軌跡,就會發現這樣的觀點很可能只是錯誤的刻板印象。又例如,過去文獻認為戰後地主和佃農的關係相當和諧,進而推論三七五減租是不必要的政策;然而,一旦考慮農民政治案件的檔案證據,就會發現過去文獻的假設有許多漏洞。

傳凱老師主要援引Tilly、Tarrow、McAdam等人的抗爭政治理論(contentious politics theory),指出抗爭政治並非只有社會運動,還有暴力、革命等不同形式,但它們背後卻享有某些共同的邏輯。老師也使用Fligstein & McAdam 的策略行動場域理論 (theory of strategic action fields),說明國家與社會皆不是鐵板一塊,在不同的場域有不同的行動邏輯,舉例來說,不同場域中人們對「光復台灣」的態度,以及省籍衝突的樣貌,都有很大的差異。在方法上,老師則是使用歷史社會學敘事的方式,來重建抗爭事件的軌跡。

首先,日本殖民時期的製糖會社控制市場價格以剝削農民,加上日本殖民時期地方警察布建相當縝密,國家基層的統治能力相當強,可以控制地方米價、壓制地主的力量,因此1920-1945的農民抗爭,主要是沿著農民對抗糖業資本的軸線展開。而雲林農民組合在被日本政府鎮壓後,大多轉為地下化。相對地,省政府在戰後來台接收統治,全台只編制了 900多人來接收,國民政府的基層警察力量非常弱,導致地主有能力大幅提高地租,再加上通貨膨脹,農民變得更貧窮。

在這樣的背景下,陳誠開始推行三七五減租。事實上,三七五減租政策在1946年就通過了,但因為228事件實施戒嚴,所以一直沒有真正落實。同時,農民組織也開始活動、重新串聯,部分人士加入中國共產黨,並集中在桃園活動。於戰前逃出國的農民組合幹部,也在戰後回國擔任公職,並指派許多核心幹部擔任桃竹苗政府的職員。當時,在農民組織內部也有兩條不同的路線:第一條是利用三七五減租政策沒有真正落實的缺口進行鬥爭,第二條則是以張志忠為首提倡的暴力革命,蒐集槍枝和資源建立解放區。1948年後第一條路線勝出,決議不吸收農民組合成員,主要以鄉公所內的公務員為吸收目標,順著三七五減租政策進行鬥爭。在這些因素與事件的匯聚下,形塑出1949-1955年間,以本省佃農與本省地主對抗為軸線,所展開的鬥爭樣貌。

報告完精彩的博士論文內容後,傳凱老師也跟大家分享了他在博士班畢業後,如何將研究成果帶回白色恐怖發生的原鄉,舉辦許多地方講座與培力活動,展開轉化當代記憶的行動。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