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師傅』之路:性別、世代與勞動實作

主講者:涂曉蝶〔《失去青春的孩子:美髮建教生的圓夢與碎夢》作者〕、謝嘉心〔《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作者〕
題目:走向『師傅』之路:性別、世代與勞動實作
主持人:黃克先
時間:2021年12月23日(四)12:30-14:00


本週的週四社會學,我們邀請到了清大社會所畢業的涂曉蝶和謝嘉心,來分享他們將碩士論文改寫出版的作品:《失去青春的孩子:美髮建教生的圓夢與碎夢》以及《我的黑手父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與生命》。

由於表妹本身是建教合作學生,涂曉蝶在大學時期便開始注意到這個議題。從家人的經驗和觀察出發,涂曉蝶在就讀碩士時延續探索建教合作生的勞動處境,作為論文的題目,最後並改寫成社會書出版。建教合作究竟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建教合作制度媒合學校與機構合作,讓學生除了在學校實習外,也有機會到企業進行實習,其中包含了三個月在學校、三個月去實習的輪調模式,以及前兩年念書,第三年再去實習的階梯模式。涂曉蝶追蹤立法院公報、歷史新聞,與教育部的公開文件,發現建教合作制度的設立,很大程度是起源於國家經濟建設、填補勞動市場人力缺口的需要。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宣稱建教合作制度可以創造學生、廠商,以及政府的三贏,讓學生拿到文憑、廠商獲得需要的人力,政府也能順利推動教育與經濟發展。然而,也有論者指出建教生面臨相當悲慘的勞動處境,認為建教合作是一種剝削廉價勞動力的制度。

涂曉蝶因此困惑,如果建教合作所提供的勞動條件非常差,那麼究竟是哪些學生會選擇就讀建教合作的學校呢?是什麼樣的因素及條件,促使這些學生在15歲時,便做出可以一邊讀書一邊實習的選擇。起源於這樣的困惑,涂曉蝶訪談了17位美髮建教合作生,並透過招生、教室,以及髮廊實習的現場,試圖拼湊建教合作學生勞動處境的樣貌。涂曉蝶的研究發現,參加建教合作的學生,大多是那些學習成就較低、家庭環境較差,想要經濟獨立自主的學生。由於自認為並非讀書的料、家裡經濟的需要,或想要早日脫離原生家庭,使得學習和經濟弱勢的學生,選擇在國中畢業後就讀建教合作學校。

但是,涂曉蝶指出,建教合作的制度設立是為了滿足勞動市場的人力需求,因此這些建教生在髮廊實習時,並沒有被當成完全的勞工來看待,導致勞動條件大打折扣。在以髮廊現場需求為主的條件下,這些美髮實習生被要求不斷地重複洗頭、超時工作。然而,涂曉蝶的訪談也顯示,這些建教合作學生,並不認為他們自己是弱勢,他們會將自己的勞動條件與其他髮廊助理、或是父母的薪水相比,自己的工作雖然辛苦,但仍然可以支撐經濟獨立。後來,這些學生有些成功當上了設計師,有些常年擔任助理,也有人離開了髮廊工作。涂曉蝶最後也對自己的田野進行反思,指出自己的位置及看世界的方式,與田野對象差異相當大,因此即便自己再怎麼沉浸田野,也不可能成為他的田野對象。另外,涂曉蝶也分享了這本書在改寫書版後,遭到美髮業者公開抨擊的心路歷程。涂曉蝶說到,雖然被批評後感到十分困擾,但他也很樂見網路上、社會上開始有更多關於建教合作生處境的討論。

今天的第二位講者謝嘉心,也是從自身家人的經驗出發,關心父親所從事的拖車製造業,從而變成碩士論文的研究題目,並成功改寫出版。謝嘉心提到,研究題目的發想緣起於偶然的生活經驗,出身自高雄的他,一次與台北出身的同學走在路上時,意外發現彼此對於拖車經過的感受有相當大的差距。後來,從自己與父親的談話開始,身為拖車師傅女兒的她認為,連他自己聽完父親分享都會感到驚訝的事情,其他人聽到應該也會感到有趣,因此決定以拖車師傅的勞動技術作為研究題目。

謝嘉心分享,他的父親作為拖車製造師傅,是以計件制流轉於高雄在地不同的製造工廠間。以父親作為報導人及利用其人際網絡,謝嘉心成功訪談到了18位相關從業人員。謝嘉心指出,高雄在地拖車產業的從業師傅,多為出生於民國40-50年間,他們進入此產業時,正好適逢台灣以農養工,步入工業轉型的歷史時期。謝嘉心一開始好奇,這些師傅究竟為何會進入這個產業呢?他發現師傅們多出身於務農家庭,很多是家中長男,為了幫忙家計,因此在國小或國中畢業後便進入工廠當學徒。在當時,高雄作為被規畫好的工業城市,許多在地的拖車工廠會派出遊覽車到農村招募人力,將人載到鳳山、小港,及前鎮的工廠,而謝嘉心的爸爸,便也是因此而搭上了從事拖車產業的列車。

謝嘉心指出,高雄的拖車產業多為因應內需市場,服務農業或工業生產載運所需,例如貨櫃車。由於服務的是本國市場,拖車師傅必須依照特殊需求,以客制化的模式進行製造,因此產業規模不大,生產流程標準化的程度也很低。在進行田野時,謝嘉心觀察到兩個有趣的經驗現象。第一,他發現很多師傅持有「做師傅就好」的觀念,也就是並不想要自己當老闆。第二、師傅在家會以自貶的方式,提醒小孩子要認真讀書,不要跟自己做一樣的工作。但同時,師傅們普遍又對自己所擁有的技術感到自豪。建立於這些現象,謝嘉心便想試圖解答這樣的困惑:為什麼拖車師傅不想自己當老闆?既然拖車師傅非常信任自己的技術,但為何他們在家又會貶低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走上相同的道路呢?

謝嘉心的研究發現,這些拖車師傅,無論是當初選擇加入製造業、選擇當師傅就好,或是希望孩子追求文憑,事實上都是建立在自己的經驗和條件下,選擇當下判斷最好的選擇。例如,為什麼拖車師傅不想當老闆呢?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技術很重要,加上又不想要學習其他當老闆所需的技能,因此形塑出「做師傅就好」的觀念。此外,謝嘉心也透過描繪拖車產業技術形成的師徒制,來說明技術是拖車師傅最難被取代之資產。也因此,拖車製造的技術,為拖車師傅帶來了對此工作(但並非拖車產業)的認同感。無論是師傅對頭家與工程師的論述與互動,都可以發現他們認為,自己才是真正從事生產的人,並為此感到自豪。他們雖然真心相信其擁有的技術,可以在所處的產業結構變動的背景下為他們帶來穩定的收入,但同時又希望孩子能找到更輕鬆的工作。這樣的觀念並不會與其對拖車技術的想法有所衝突,絲毫不影響他們對自身技術的信任。最後的問答時間,兩位講者也針對技術的特性與傳承、技術與職業流動的關係、和碩士論文改寫為社會書的過程等議題分享其心得。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