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黃昏的貓頭鷹: 陳紹馨的學術生命與臺灣研究

主講者:鄭力軒(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題目:不待黃昏的貓頭鷹: 陳紹馨的學術生命與臺灣研究
主持人:何明修(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臺大社會系教授)
時間:2022年05月19日(四)12:30-14:00
紀錄人:臺大社會所黃怡菁


陳紹馨(1906-1966),是第一位台灣人的社會學博士,不僅是本土研究的先驅,更是研究台灣現代性的先行者。早在1950年代,陳紹馨與美國社會學界就有所聯繫,更得到當時多位海外學者的讚賞。他同時也是1960年臺大社會系的創始者之一。上週四政治大學的鄭力軒教授,以「不待黃昏的貓頭鷹:陳紹馨的學術生命與臺灣研究」為題,分享這本即將出版的陳紹馨教授傳記。

在本書中,鄭力軒教授將陳紹馨的生平分為六個階段:第一,1906-1928 汐止到東京,講述陳紹馨的家族歷史與青年時代對文化協會的參與。第二,1929-1936,這段時期陳紹馨在日本東北帝大進行歐洲社會思想的研究。第三,1937-1945,殖民末期他對於臺灣民俗學的研究以及他與臺灣文學社群的互動。第四,1945-1951,戰後初期推廣台灣研究以及人口學與人類學研究。第五,1952-1958冷戰下與美國人口學與人類學社群的互動。最後,1959-1966這段期間,發表著名的〈實驗室〉一文,並且持續在人口學領域深耕。

陳紹馨較廣為人知的學術興趣為人口學,藉由台灣本土的實證材料來呈現當時的臺灣社會景況。然而他對臺灣社會的關心,早在青年時代在文化協會時期就已經顯露出來。1920年代,陳紹馨進入台南商業專門學校,為林茂生的得意門生,在其下學習德國思想。在1926年文協的夏季學校,陳紹馨以社會學為講題發表演講,不但成為文協史上最年輕的講者,也是台灣有紀錄以來第一個講述社會學的學者。當時陳紹馨就已經開始思考臺灣現代性的問題,只是這個現代性是從日本政府殖民的角度而來。1927年成立新生學會,發刊詞就已經有「臺灣歷史特殊性」的概念。

1929年陳紹馨赴日本東北帝大就讀,追隨新明正道、鈴木忠志等人學習德國哲學與社會學的思想。東北帝大對社會學理論有很深的訓練,致使陳紹馨的理論背景有濃厚的德國風格。1935年陳紹馨成為東北帝大的課程副手(類似約聘教授),教授知識社會學等課程,然而他在1936年便辭職,以協助父親的事業之名回台,另有人推測這也可能與他在日本找不到學術正職有關。在這段期間,〈黑格爾市民社會論的成立〉一文是他最重要的文章,可以看見他對於歐洲現代社會的政治基礎有深厚的知識,這也是他後來採用比較歷史性方法講述台灣社會性的原因。

返台後,1942年陳紹馨與金關丈夫、池田敏雄等人共同發起《民俗台灣》雜誌,紀錄臺灣的集體社會文化,在殖民末期,他也時常在文章中提到臺灣社會現象考查的重要性,並以諺語來捕捉臺灣的社會現象。在1947年左右,陳紹馨的研究有明顯的人口學轉向,這除了是他個人興趣之外,也可能與當時的政治氛圍相關。他發表一篇文章〈台灣死亡現象的社會學分析〉,看見臺灣人口轉型的階級與族裔差異,並且也指出當時臺灣人口的流行病轉型。

1949年陳紹馨曾參與瑞岩調查團,設計人口調查表,考察原住民系譜。1953年進行全島性的工業研究調查,1954年開始陳紹馨想要和歐美學界對話,因此陸續將研究成果以英文發表,將臺灣社會放上國際舞台,這也是後來他開始被美國學者認識的契機。研究成果《臺灣之城市與工業》一書,談論臺灣工業化轉向與現代化出現的歷史,同時批評日本政府並沒有建立使當地人能有效運用的工業體系,致使人民的工作能力未能充分發展。

1957年以《臺灣的社會變遷與人口變遷》申請關西學院大社會學博士學位,該文副標為「從人口變遷看社會變化」,可見陳紹馨相當注重人口現象的社會意涵。該書為這段期間陳紹馨的研究集結,以黑格爾市民社會及社會運動的觀點,談論臺灣的社會變遷:第一,集體生活到都市的個人生活,他認為臺灣宗族社會的瓦解是因為宗族自保功能消失後,內部的歧異所造成。第二,臺灣人民團體的變化,例如農會的出現。第三,社會運動出現。第四,社會階層性質轉變,從人身隸屬關係到法律上的個體契約。

1957年在紐約人口局的補助之下,陳紹馨進行臺灣的生育調查。選擇臺北萬華、新北中和、台南將軍、台南青鯤鯓四個地區,蒐集到6000多個樣本的調查,以四個都市化類型看生育狀況及生育史。1964年也赴東京發表臺灣第一篇社會階層文章,後來也曾在美國「中國社會閉門研討會」唯一受邀東亞學者。陳紹馨在1950年代逐漸在海外有名氣,受邀參與多個海外會議,也曾被多位國外知名學者提名。1960年參與臺大社會系的創立,在社會系教授研究法、社會調查、都市社會學等課程,更是本系著名的〈臺北市古亭區家庭調查報告〉推手。

1966年發表生平最重要的一篇文章〈Taiwan as a 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臺灣)〉。這篇文章駁斥當時將臺灣視為中國研究「代替品」的觀點,而認為臺灣本身就是一個「實驗室」,說明本土研究有其重要性與價值,成為當時中國社會研究為主流趨勢中的少數。在英文版文章中,陳紹馨引用黑格爾的話說明臺灣研究的價值:「密諾瓦的貓頭鷹黃昏才飛」。他認為在臺灣工業化的歷史階段,就應該去討論工業化社會與市民社會的關係,臺灣後發的現代性恰恰可以提供西方在社會學所不能見的問題。

陳紹馨在1966年驟逝,有很長一段時間很少被人提及,美國人類學者Bernard Gallin更認為陳紹馨被mistreated。早在1970年代臺灣社會學界出現社會變遷調查、社會階層、工業化與現代化的討論以前,陳紹馨就已經在1950、60年代努力,也開創了許多先例。他對於臺灣自主性的重視、對於市民社會由下而上的政治理想,更是從青年時期就已經埋下的種子。他的存在讓我們得以將臺灣社會學的歷史向前推進,深掘社會學在臺灣的脈絡。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