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者:林文源(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題目:正視在地:以中醫為方法的提問歷程
主持人:吳嘉苓(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時間:2022年10月22日(四)12:30-14:00
速記人:陳韋宏(臺灣大學社研所博士班)
林文源從他個人病痛經驗出發,開啟了這場相當啟發式的研究歷程分享。他提問:在社會學知識中,我們要如何以中醫作為方法,以平衡過於偏重實證邏輯的歐美理論?
「我生了一場大病,算是被中醫給救回來。」林文源反思,由於過於接受西方生物醫療模型的實證邏輯,如果不是親身經驗,很難看見中醫「療效」。這樣的「看不見」,有時是因為我們已經將這些真實存在的經驗排除在我們的視野之外,所以不願意看見。
那麼,在社會科學之中,我們又看見中醫的什麼?又看不見什麼呢?
林文源整理,以往的文獻,看見了文化的中醫、歷史的中醫、以及被現代化的中醫。在社會科學中,普遍會將中醫視為一種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交織的傳統醫學,甚至林文源在訪談時,也會有中醫師直接說:「中醫就是一種道家思想。」在這樣的取徑之下,格外看重特別是清朝以前的中醫發展史;在現代化的討論中,中醫也常常是持「被動態」,調整適應現代化帶來的壓力。
例如在栗山茂久相當具有影響力的著作中,就以圖示說明中醫與西方醫學理想中的身體形象。在中醫眼中,由經絡與穴位組成氣息相承的身體;而對於西醫,身體則由肌肉與骨骼這樣的解剖學知識構成。
有趣的是,在中醫的理想化身體中,有個看似「不太健康」的小腹,但這是因為對於中醫而言,相當重視「氣」,因此能夠吞納吐息的突出「丹田」,反而是努力鍛鍊的產物。
除了看見,社會科學仍有許多「看不見」。林文源指出社會科學中,中醫的三重消音。體制上,中醫被消音,面對生物醫療模型的挑戰,中醫僅能被動調整;經驗上,社會學過於重視西醫,忽略中醫實作;理論上,我們僅將中醫視為挑戰歐美理論的異例,而非將中醫建構成一個理論。
林文源說明,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提倡的對稱性,會是重新看見中醫,甚至將中醫作為方法極佳的理論濾鏡。在對稱性的啟發下,我們不僅要對稱的看見人與非人、自然與社會、全球與在地,我們也要把中醫視作與西醫同等相稱的知識體系,而不只是一個好似只有信念而無療效的文化系統。
不過話鋒一轉,林文源也饒富興味地說,雖然他使用對稱性,不過對稱性看見的是界線上的兩個端點,頗有對立的意涵;而在中醫的觀點下,看重的卻是陰陽調和下的「平衡」樣態。
在這樣的脈絡下,中醫作為方法,「不是要去批判,而是改變失衡之勢。」也就是平衡過往理論只將中醫視為被解釋的他者的趨勢。
具體而言,中醫作為方法有三種策略。首先是要正視中醫作為不同經驗與脈絡;接著,是要能藉由看見不同經驗,來拓展我們對於醫療實作的多元認識架構;最後,則必須拓寬在地認識的空間與視野,納入更多異質實作。
在後續的提問階段,一名中醫師回饋,在中醫當中,可能只有不到1%的天才,能夠建立中醫理論、3%的人可以參透中醫理路,由他們來進行治療。他也自述,自己很幸運的能夠「摸得到並且能操作氣」。林文源則打趣回應,能摸得到氣的人,才能以局內人觀點寫科學內部史,身為摸不到氣的局外人,他的職責是開拓社會科學的知識空間。
黃克先也提問,世界各地應該都有民俗或替代療法遭遇帝國而被邊緣化的案例。中醫作為方法,有沒有可能將這種情況普遍化,甚至作為挑戰單一理論霸權的可能?林文源則回應,他並不企圖做出這種普遍化工作,而是希望示範一種平衡歐美霸權的可能性。
回到最開頭的提問,這場演講本身就是一個理論支點,藉由中醫作為方法這樣的研究議程,林文源希望我們能夠透過中醫及其背後的世界觀,例如勢、象與證,「順勢」平衡過於偏重實證的歐美社會科學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