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改變的力量:「社會學出社會」新書座談

創造改變的力量:「社會學出社會」新書座談

與談人:
 施惠文(Teach for Taiwan 執行長)
 李秉純(臺大社會所學生,本書作者)
 陳芸𩃬(臺大社會系學生,本書作者)
 劉定綱(奇異果文創創辦人)
題目:創造改變的力量:「社會學出社會」新書座談
主持人:林國明(臺大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
時間:2023年03月16日(四)12:30-14:00
紀錄人:黃怡菁(臺灣大學社研所碩士班)


「社會學出社會」是今年二月初的新書,集合了三十位臺大社會系系友的職涯故事。由臺大社會系主任林國明主編,六位大學部學生採訪撰寫,再由劉定綱系友創辦的奇異果文創出版。這本書剛出版便接受到熱烈的迴響,劉定綱說許多正在『思考職涯』的讀者,表示自己原先的焦慮,在看完這本書後轉變成信心。其他系所也躍躍欲試,想要將畢業校友的故事集冊出版。

林國明老師一開始說明出版這本書的契機:當聽見同學們在系上畢業典禮時說「感謝爸爸媽媽讓我念社會學」,便知道社會學並不是一條主流社會期待子女們走的道路。畢業前後同學們時常浸泡在求職焦慮,這本書的出版目的是讓同學們了解「社會學有什麼用」。

本書採訪的系友主要是畢業約十年左右的時間,並不是站在職涯頂峰的人,這些系友的狀態與職涯歷程相對與現在學生們更為接近,可以用更貼近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經驗。這本書希望擴大對「社會學有什麼用」的理解,因此從兩個面向著手:學校受到的社會學訓練,對不同領域工作有什麼作用?這些工作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

❚ 劉定綱:挑戰工作狀態被限縮成「勞動狀態」

畢業後進入出版產業的劉定綱說,這幾年觀察到「人文系所畢業後能否找到工作」、「薪水多少」、「工作環境如何」這些問題有點被放大,媒體把找工作這件事情限縮成勞動狀態。他接著說,工作比較像是我們完成自己心裡圖像,把腦中想法具體化出來;勞動則是以維生為主,限縮在收入多少、存款多少、買得起怎樣房子。

但是,人文系所一直面臨這樣的衝擊,學生只要在路上碰到人,都會被問「那你們接下來要找怎樣的工作?」這些問題限縮我們對於工作的想像。待過不同系所的他發現,社會系的訓練對於「充滿行動力、開創新的可能、讓可能性影響結構與社會」的訓練是充足的,畢業生也多半具備這樣的能力,但是這樣的能力未必對應到好的勞動成果,也就是這些產業未必那麼「賺錢」。

不過在維生之外,人們可能想要做一些社會行動,就像是這本書的系友只要一有機會,就會「找到縫隙用創意的行動去創造改變」。社會系的學生非常能夠判別出社會改革的時機,並且能夠善用這樣的縫隙創造改變。這些行動帶來了社會更美好、更具有創意的變革。這些行動也許是一瞬間的,但是這本書紀錄下了這些行動,讓故事得以流傳、傳承。

❚ 施惠文:社會學的禮物「沒有人可以告訴你,你可以做什麼,除了你自己。」

施惠文投入的Teach for Taiwan (TFT)是臺灣致力改善教育不平等的非營利組織,他們培育優質人才、創造優質教育環境,並帶動一場「改變教育不平等」的運動。從進入TFT後的三項任務,她談起自己是如何在工作上「用」社會學。

第一個任務是在TFT創立前期,她在官網上寫的一篇關於「教育不平等」的文章。這個任務就像是社會系學生平常做的事情,透過爬梳文獻與歷史脈絡,定義問題,來介紹「教育不平等」是什麼。

接著在工作中期,她開始「從田野觀察中歸納定義與指標」,像是全台灣有2000所小學,何謂「高需求地區學校」?TFT每年有數百位申請者,要如何判別成員具有帶領教育改革的「領導潛力」?TFT計畫成員在現場工作是否促成「優質教育」?這些指標都需要她一直從田野中觀察、歸納並定義才有可能得出,而社會系的訓練也讓她具備這樣的技能。

第三項任務是打造組織文化與制度,這也是她擔任執行長後的主要任務。組織需要讓每個人能發揮他們的潛力與才能,但也需要讓這些個人聚集起來成為一個集體力量,能夠往目標邁進。而她與團隊在TFT內要做的事情,就是打造「敏捷」的NGO。她以人體動作來說明「敏捷」:動作很快,但是不會跌倒。要如何促成這件事情發生?需要不斷地觀察、統整,並將得出的結果落實在組織模式的設計與營運。

她從這三項任務當中,再提煉出社會學訓練帶給她工作的三個影響:第一件事情是「從具體經驗中找到共同潛在規則」,她說看似混亂毫無關聯的事情背後有其規則,而看見這些規則就能提出別人看不到的解方。第二件事情是「見樹又見林的全貌觀點」,讓她能夠看見單一現象背後更廣大的結構問題。第三件事情是「挑戰理所當然命題背後的假設」,藉由不斷地質問決定背後的邏輯,讓這些決定更有理據,理路也顯得更清晰。

她說自己的同事總是認為她能夠通靈、看穿事物的全貌,而且總是害怕跟她開會,因為她都會問犀利的問題。但是她說這些事情對於社會系的學生而言,可能都是每日反覆在練習的事情。在她工作裡頭,這些訓練都幫助她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最後她說,社會學給她最珍貴的禮物是「沒有人可以告訴你,你可以做什麼,除了你自己。」評閱TFT申請者的履歷與自傳時,她看見許多人在職涯轉換的過程裡相當痛苦,可能原先工作做了許久才發現自己不喜歡。然而,社會系沒有既定框架與答案去限縮學生要做什麼,所以學生從很早就去思考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在社會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件事情一開始可能覺得是個劣勢,但後來她發現這其實相當珍貴。許多人在職涯中期才在思考這件事情,但那時候要轉換跑道其實很困難。社會系的大家提早開始做這件事情,其實是一個禮物。

❚ 李秉純:不一定減緩焦慮,但是描繪了更多可能性

剛開始本書採訪工作時的李秉純才大一,如今出版時已經進入碩士班一年級。原先是想練習採訪寫作,但是採訪過程的同時也探索了職涯,發現有各式各樣原本想不到的工作可以做。

她提到開始寫文章時是自己正在修系上必修課「社會學研究法」與「社會學理論」,而寫作過程需要把每日學到的學術概念轉譯成讀者理解的說法,這件事情是寫作上的挑戰,但是也讓她對於學習到的概念有了新的想像與反思。受訪者藉由實際的故事把概念重新詮釋的過程,幫助她思考這些概念在實務上的意義。

她說這本書並不是想呈現「念社會學好棒」,也不一定能夠減緩焦慮,但是這些故事描繪很多可能性,將以往侷限的職涯想像給擴增了,多了許多的role model提供大家選擇。她自己收穫最多的是看見受訪者在面對職涯的挑戰、轉折時,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如何轉譯社會學知識。受訪者們從學校進入到職場,經歷「原來有些知識不夠用、行不通」的時候,他們重新思考與理解社會學的方式,讓她對社會學有新的理解(講者賣個關子,推薦大家從書中找到解方)。最後她註解,這本書是以「社會學怎麼用」去回答「社會學有什麼用」。

❚ 陳芸𩃬:本書讓職涯更為真實且具體

最後一位分享者陳芸𩃬,目前是社會系大四的學生。她說自己雖然是書中作者,但同時也是一位社會系學生,正面臨著畢業的求職焦慮。訪談的過程,滿足她對於職涯的好奇心,了解受訪者如何選擇、看待社會學。

她認為這本書出版的意義,是讓原先需要透過朋友相傳、學長姐口頭分享,甚至是組織實習才能知道的故事,透過書籍和網路被公開,所有人都能夠知道。雖然她自己目前面對求職還是會緊張,但是這本書讓她對職涯的想像從模糊變得真實而具體。逢年過節面對親戚的質問,也只能從「社會系學生可以當公務員、媒體、NGO」變成可以分享許多系友的故事。這本書的內容,讓大家可以具體地分享系友們在做的事情。

最後她以從事金融業的兩位故事來分享。她說有位從事人資職位的系友說到,人資常常被視為一個靠攏資方的角色,但是她會認為自己不是資方代言人,而是意見的傾聽者跟中介者。社會學視野,幫助她處理問題時,看見勞動者處在什麼結構脈絡去做這個行動。另一位銀行業主管階級的受訪者也說,社會學的內容不僅在她工作上有幫助,也因為這個背景她加入了公司「多元文化志願小組」,繼續實踐社會學。這些故事不是為了誇耀社會學學生多優秀,而是讓大家理解更多社會學職涯的可能。

分享此文:
返回頂端